3月22日上午
在新鄉師德先進典型座談會上
12位師德先進典型齊聚一堂
共同發出
“爭做‘四有’好老師
當好‘四個引路人’”
的莊重宣言
↓↓↓

河南省教育廳教師教育處處長李松原,新鄉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修國,河南省師德建設宣傳中心主任劉肖,新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韓衛軍,以及來自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科技學院、新鄉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宣傳部的相關負責人出席座談會。座談會由新鄉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蘇紹彬主持。
李修國在座談會上介紹,近年來,新鄉教育系統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多措并舉,常抓不懈,師德建設喜獲新成績,隊伍建設贏得新發展,德行涵養再展新形象。

同時,在以史來賀為代表的“新鄉先進群體”的影響下,新鄉教育系統廣大干部職工以先進為榜樣,形成了濃厚的“學先進、爭先進”的良好氛圍。黨的十八大以來,新鄉牧野大地先后涌現出包括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河南省師德標兵、河南最美教師在內的12位師德先進典型。他們用自己高尚的品德修養和無私的敬業精神踐行著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的要求,也成為了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心中的偶像。
這12位師德先進典型
分別是
↓↓↓
郭文艷
2021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輝縣市西平羅鄉中心幼兒園園長
王清香
2013年河南省師德標兵
獲嘉縣第一中學教師
劉安娜
2019年河南省師德標兵
河南師范大學教師
茹振鋼
首屆河南最美教師
河南科技學院教師
張錦文
首屆河南最美教師
輝縣市拍石頭鄉中心小學教師
余國慶
2016河南最美教師
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師
張寶
2017河南最美教師
河南省工業科技學校教師
任明杰
2018河南最美教師
封丘縣潘店鎮大辛莊小學教師
王彩琴
2018河南最美教師
河南師范大學教師
劉先生
“出彩河南人”2019最美教師
新鄉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王三朝
“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師特別獎獲得者
新鄉市第一中學教師
張峰
“出彩河南人”2021最美教師
新鄉縣大召營中學教師

會上,12位師德先進典型分別圍繞“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四個引路人’”的主題,結合崗位工作談了各自的感受和體會,并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積極建言獻策。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援疆教師余國慶在新疆哈密以視頻形式參加了座談。
省教育廳教師教育處處長李松原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參加了此次座談會,她對新鄉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她表示,新鄉召集師德先進教師代表共聚一堂,交流分享做好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經驗做法,探尋其中的規律密碼,十分必要、意義重大。長期以來,新鄉市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在全省一直處于先進行列,為全省各地樹立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

李松原從深刻理解師德建設新要求、加快構建師德建設新格局、努力探索師德建設新路徑等三個方面對新鄉師德建設提出要求和希望。
李松原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并先后對廣大教師提出“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等殷切希望。這些要求都是我們做好師德工作的根本遵循。
今年省教育廳計劃實施師德師風鑄魂工程,召開師德師風建設推進會,組織慶祝好第38個教師節,以“當好引路人,一起向未來”為主題,常態化開展師德專題教育,系統化落實師德師風系列制度安排,引導形成“好老師”和“大先生”不斷涌現的局面。

近年來,新鄉市在師德建設領取開展諸多探索,不僅在師德管理水平、師德教育方式等方面積累大量經驗,更是孕育出一大批優秀師德典型人物,為進一步提升師德建設水平、營造尊師重教良好社會風尚奠定了堅實基礎。
希望新鄉市教育局和河南省師德建設宣傳中心、研究中心認真總結經驗,探索新形勢下師德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在內容、形式、方法、手段、機制等方面不斷改進和創新,提煉形成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新模式。特別要在增強時代感,加強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使師德建設更加體現校情、符合實際、貼近教師,探索形成獨具特色的師德建設機制或模式。
要充分發揮新鄉基礎好、典型多的優勢,深度分析新鄉師德先進群體現象背后的土壤和經驗,對這些師德標兵、最美教師高尚的師德情操、質樸的擔當精神、無私的工作態度進行總結提煉,形成具有地域特點、易于推廣的“新鄉經驗”,通過加強宣傳讓更多的人聽到新鄉師德先進群體的聲音,讓社會各界更好地感受到來自教育的正能量。

同時,她希望參加座談的各位優秀教師,要勇于承擔“傳幫帶”的職責,用實際行動將自己“教好書、育好人、養好德”的良好風貌,將初心如磐、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勇于擔當、敢為人先的責任意識,淡泊名利、執著無私的奉獻精神,愛崗敬業、傾心育人的高尚風格傳遞給身邊更多的人,引導形成校校有典型、榜樣在身邊、人人爭當師德模范的良好氛圍,形成“百花齊放、各美其美”的師德工作良好格局。
隨后,就如何進一步做好新鄉師德先進群體學習宣傳活動,河南省師德建設宣傳中心主任劉肖、新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韓衛軍分別進行了發言。

韓衛軍表示,榜樣就在身邊,這些優秀師德典型的事跡感人肺腑、動人心弦,的確值得我們去深入挖掘,廣泛宣傳。接下來,要統籌新鄉各媒體資源與省師德建設宣傳中心對接好,形成立體宣傳格局,爭取讓更多的人聽到新鄉師德先進群體的聲音。
劉肖表示,我省教育系統推出重大師德典型的傳統由來已久,然而關于優秀教師群體的宣傳并不多見。此次參加座談的12位教師組成的新鄉師德先進群體,覆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各個領域,頗具代表性、極富典型意義。

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落實全省“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部署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的工作安排及有關要求,在省教育廳教師教育處的指導下,河南省師德建設宣傳中心擬聯合教育時報社、新鄉市委宣傳部、新鄉市教育局等單位,開展包括推出“喜迎二十大·走近新鄉師德先進群體”系列報道、組織“新鄉師德先進群體”巡回報告會、拍攝先進群體系列短片、出版《太行山下好老師》圖書等在內的一系列學習宣傳活動,講好 “好老師”的“好”,放大“大先生”的“大”,通過對“新鄉師德先進群體”的學習宣傳,推動我省的師德師風建設再上新的臺階,也為黨的二十大獻上一份厚重而獨特的禮物。

講好“好老師”的“好”
放大“大先生”的“大”
在“新鄉師德先進群體”學習宣傳活動啟動之際
請跟隨師德君一起
走近這12位師德先進典型
感受教書育人的最美情懷
↓↓↓
做新時代的鄉村教師
□ 郭文艷

2021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輝縣市西平羅鄉中心幼兒園園長
在鄉村工作,我能夠做什么,又能夠改變什么,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首先,要讓鄉村孩子接受科學的、優質的幼兒教育,我就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工作中,我一點一點地和老師們研討,從點滴做起,優化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就連教幼兒如何洗手、如何擦嘴巴,我們都會一一研討。我明白,幼兒時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充分利用鄉土資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開辟種植園。我和老師們俯下身體一起勞動,和孩子們一起進行采摘,流過汗水、流過淚水,而在這個體驗的過程中我也獲得了成長,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內涵。
為和家長形成教育合力,我們把家園共育作為一個重要的抓手,同時又創辦了全國第一所鄉村社區大學,讓老百姓通過學習,不僅提高自身的素質,也影響自己的孩子和家庭,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從而形成了幼兒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學習共同體。
雖然我們的力量很渺小,但是我們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壯志,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影響學員,從而影響更多生活在鄉村里的人,用溫暖的教育、美好的情懷,讓川中社區大學成為農民的精神家園,為鄉村教育、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助力。
愛有多深,智慧就有多高
□ 王清香

2013年河南省師德標兵、獲嘉縣第一中學教師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沒有教書育人的優良德行,縱然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與師名不符。至今猶記在踏上講臺的第一天,身為農民的父親對我說:“孩子,一定要做一個好老師?!笔裁词呛美蠋??在我看來,母校河南師范大學的校訓“厚德博學,止于至善”就是最好的闡釋。
育人育心關愛無限。在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中,我從來不會歧視學生,不把學生推給家長、推給社會——學生學習的黃金時間就這么幾年,也許他們家好幾代就供這一個學生上學——我不忍心也沒有資格去這樣做。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挽救一個學生就等于挽救一個家庭。無論是患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還是上網成癮、翻墻逃課的學生,抑或是因父母離異而自暴自棄、以早戀對抗家長的學生,我都用愛心、細心和耐心盡己所能去疏導、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一直以來,我始終相信:我對學生的愛有多深,我的智慧就有多高!
作為一名教師,我別無所求,只求把知識傳授給可愛的學生;別無所愛,只愿把全部的身心撲到自己心愛的事業當中,懷著對黨和人民、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堅守初心,綻放芳華!
從“應該有”到“怎么有”
□ 劉安娜

2019年河南省師德標兵、河南師范大學教師
談及師德,大家總是說“要讓老師們有責任感、有使命感”。當我們“要”老師具有這些“德”的時候,老師們也都知道他們“應該有”,可是他們“怎么”才能“有”呢?
“育人”本身就意味著對人的塑造及改變。從事基礎教育的老師可能深有體會,即使是同校、同年級,不同的班主任帶出的班,特點也一定不同。性格活潑的班主任,大抵他的學生也會活潑;嚴肅少言的班主任,大概率他的學生也會比較沉悶。
我常想,一個孩子出生,大家都會熱衷于評價這個孩子長得像爸爸還是像媽媽。但等孩子入學幾年后,神情氣質、行為處事風格會跟帶他的老師越來越像!這些來自不同家庭、長相不同的孩子,最終都“長成”了我們的模樣!我們是否計算過:有多少孩子從我們手里長大?又有多少孩子越來越像我們而不是他們的父母?
想明白這層邏輯,“育人”就會非常具象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就能非常深刻地體會到自己身上承擔的責任。也許我們就能明白,為什么大家對教師的品德會提出特別高的要求。
如果老師們不是簡單服從“應該有”的師德要求,而是求索“怎么有”高尚的師德,就會擁有不絕的內驅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教師。
展示新時代教師最大的風采
□ 茹振鋼

首屆河南最美教師、河南科技學院教師
在我看來,當代大學生知識豐富,思維敏捷,富有活力,老師在許多方面不如學生。所以,作為一名高校老師,不要以“師長”自居,而應學會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對待學生,多談心、多鼓勵、多表揚;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成就欲,不要挫傷他的積極性;要融入學生之中,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員,與學生一起哭,與學生一起笑,引導他們在哭和笑中成長。
教育是平凡的事業,教育是奉獻的事業。身為教師,要把教育當作純粹的神圣的事業來干。為鼓勵團隊獻身育種事業,我把自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部分獎金拿出來,用于整個團隊的獎勵;從學校給我的獎金中拿出130萬元,設立了“大學生科技創新獎勵基金”,用來獎勵在科技創新活動中涌現的優秀學生……
每個行業有每個行業的風采,教師的風采就是把課教好,把科研搞好,達到力所能及的極致水平。只有把教學、科研與社會發展融合在一起,才能展示新時代教師最大的風采。自從我走上教學崗位,我始終都以恩師黃光正教授為標桿,對教師這份職業懷著強烈的責任感,用學識、責任、激情和汗水,一步一個腳印演繹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
不懈奮斗,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
□ 張錦文

首屆河南最美教師、輝縣市拍石頭鄉中心小學教師
我從1978年參加教育工作至今連續在深山區工作44年。44年來,我堅守山區教育不動搖,堅持每天學習一個小時不動搖。因為有做一名好老師的理想,我不怕吃苦,一個人曾教三個年級的全部課程25年;我無怨無悔,不懈奮斗,最終實現了我的人生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講,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努力奮斗是解決一切困難和問題的基礎。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我每節課都寫兩種甚至三種、四種教案。作為老教師,我和年輕教師一起參加各種教學比賽、征文比賽,以身示范,引領他們快速成長。我撰寫出版的《生活化快樂教學》一書,獲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特等獎。
當上校長后,我把“學會吃飯睡覺、學會說話共處、學會學習求知、學會做人做事”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作為學校的教育理念,建起電子琴、舞蹈、繪畫、手工、刺繡、編程等多個興趣小組,因材施教,促進人人成才。
平凡的事用心做,做到精致,就是不平凡;平常的事盡心做,做到標致,就是不平常;平實的事潛心做,做到極致,就完成了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我愿和更多的青年教師一道,不怕吃苦,不懈奮斗,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
讓學生追著旗幟順著路標前行
□ 余國慶

2016河南最美教師、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師
要想成為一名師德高尚的人民教師,結合自身經歷,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
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身正為師,德高為范。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更需要的是教師的自我完善。
規范自我的文明素養。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地追著走;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著路標前行。所以,教師要從自我做起,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整潔的儀表影響學生,以和藹的態度對待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
努力做到“三心”——愛心、耐心、細心。愛心是教師走進學生、了解學生內心世界、點燃孩子心底真情的火炬。耐心是讓每一縷友愛的芳香在孩子中傳遞的橋梁,有了耐心,才會更好地付出全部的愛心。細心則是灌溉孩子干涸心靈的細雨,是教師愛心的表現形式。
不斷反思,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只有不斷反思,不斷學習,才能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素養,適應新時代對我們人民教師的要求。
助力學生成長,我無怨無悔
□ 張寶

2017河南最美教師、河南省工業科技學校教師
在職業院校,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學習主動性不強,但學生性格活潑,喜歡動手實踐,因此學生的技能培養是我們職業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賽中學、賽中教是職業院校提升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法寶。
從2017年至今,我先后3次參加全國和全省的教師技能大賽。2018年,我參加中國建設教育協會主辦的全國“中央空調安裝與調試” 項目比賽,獲得全國教師組第5名,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授予“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同年我被授予“河南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數不清有多少個加班的日夜,周末泡在實訓室成了工作常態。家人的理解、支持和幫助,是我不斷努力前行的強大動力。我和愛人都是外地人,雙方父母又不在我們身邊,愛人在縣里上班,離家遠,中午不能回家。我每天中午要12:00以后才能離?;丶?,兒子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自己上下學,五年級開始中午回家做飯,每天中午我下班回家看到兒子做好飯菜等我,心里既欣慰又心酸。
助力學生成才,我無怨無悔。我將不忘為黨育人初心,牢記為國育才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不斷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技術技能人才。
享受和學生在一起的每一刻
□ 任明杰

2018河南最美教師、封丘縣潘店鎮大辛莊小學教師
《周易》上說:“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弊畛踉谶@個離家100多公里的村小,周圍的環境和人都不熟悉,有種隱居的感覺,我也曾多次有過離開的念頭。正是讀到的這句話,安撫了我,使我整日不再郁悶,也讓我真正地靜下心來,去享受鄉村教育,享受和學生在一起的每一刻。
我帶著孩子們一起做手工,一起研究美食,一起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的日子里讀書。在這里,我希望能營造一種學生快樂、老師開心、家長放心的氛圍。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深知自己與老教師相比,閱歷尚淺,經驗不足。于是,我通過讀書看報,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拓寬自己的視野。站在由書籍堆積的智慧之峰上,我明白了“反己者,遇事皆成藥石;尤人者,動念即是戈矛”。也正是這些書報,給予了我智慧,讓我快速成長,讓我和學生更加親近,讓我和家長更加親近。
這些年,每到晚上,總有家長或者學生喜歡到學校找我說說話,聊聊天;各個年級的孩子,包括學校南邊幼兒園的孩子,也都喜歡到學校找我玩兒。漸漸地,我在這里有了越來越多的“朋友”,有溫情的地方就是家,原來鄉村教育也可以這樣幸福。
活出學生愿意模仿的范兒
□ 王彩琴

2018河南最美教師、河南師范大學教師
“TEACHER”這一英文單詞,仿照漢語的說文解字來拆解的話,可以這樣解讀:
Thinking:教師要深刻反思自己從教的動機、目的,以及目標的動態達成過程中自己對“師道”和“師德”的感悟。
Empowering: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實現“賦權增能”,播撒“尊師重教、樂意從教”的種子。
Activating:教師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擔當精神,培教培學培心智,育人育己育未來。
Challenging:教師要敢于接受社會迅猛發展帶給教育的挑戰,智于化解矛盾,巧妙彰顯課堂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教育思想。
Helping:教師要更加樂于助人、善于引領,將“教會學生學習”具體為“培養學生反思、分析和解決學習及生活中的真實問題的能力”。
Engaging:教師要擁有較強的課堂領導力,做好教學活動設計的帶入者、教學目標達成的領航員和學生自由翱翔的導航儀。
Recreating: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重塑教育的未來、引領社會的發展、拓展學問的視野。
總之,教師要樂于分享自己求學導學的道兒,講述自己做事做人的理兒,活出學生愿意模仿的范兒,活成學生樂意接力的角兒。
用愛和技能為成長護航
□ 劉先生

“出彩河南人”2019最美教師、新鄉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十多年來,我用心做事、精益求精,用愛和技能為學生成長護航,一直奮斗在各級各類數控大賽的賽場上,忙碌在校企合作、技術交流和技術服務中,專注于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由于數控技術發展迅速,競賽經常出現新賽項、新軟件,為了更好地輔導學生,我常常晚上自學軟件,有時候整夜都不睡,第二天揉揉酸澀的眼睛把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多少個不眠的夜晚,指導著學生操作技能,不斷為學生鼓勁加油。
作為數控競賽團隊負責人,我主持建立數控技能競賽梯隊建設訓練機制,不僅選手能夠得到有效的訓練和培養,青年教師也能得到很好鍛煉。近年來,有2名青年教師獲得全國數控大賽優秀教練員,1名青年教師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1名青年教師獲得省政府特殊津貼,有多名青年教師獲得省級優秀教練員、河南省技術能手等,并有5名學生入選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2名學生獲得全國冠軍,5名學生獲得數控大賽全國前五名。30多名學生因比賽高薪就職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航空航天研究所等。
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我定會初心不變、砥礪前行,做好“四有”老師,當好“四個引路人”,為職業教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眼中有光,心中有愛
□ 王三朝

“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師特別獎獲得者、新鄉市第一中學教師
16年前,懷著對教育工作的無限憧憬,我踏上了三尺講臺,做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一路走來,平凡而又充實,辛勞卻又無悔。
教師肩上的重擔,一頭擔的是責任,一頭擔的是奉獻。我時刻告訴自己:你的兩個心房,一個要裝滿良心,一個要裝滿愛心。熱愛學生是我們做好教育的前提。我們只有眼中有光,心中有愛,才會有目光所及皆是美好的豪情萬丈,才會看到“你笑起來真好看”的靈魂生命。
中學階段是培養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最佳時期。對于中學班主任來說,尤其要抓好自控力教育、學習力教育和生命力教育,為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年規劃巧育心。結合初一年級自控力教育,我把自控力教育分解為行為習慣養成自控力系列教育、文明禮儀養成自控力系列教育、學習習慣養成自控力系列教育;初二年級以學習力培養為核心開展系列活動,經歷學習動力養成月、學習毅力養成月、學習習慣養成月,讓學生實現從要學到樂學,再到會學的轉變;初三年級生命力教育經歷激情筑夢、自信追夢、蓄力搏夢、六月圓夢系列教育。因此,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過程中,我們教育人一定要敢于想,敢于創新,敢于設計,做一名有智慧的老師。
“混”在學生堆兒里的日常
□ 張峰

“出彩河南人”2021最美教師、新鄉縣大召營中學教師
作為鄉鎮中學的老師,我們時不時地會面對一些問題學生。對此,我沒有抱怨,也不想抱怨,只想著自己能做點什么。我曾經也是一名不聽話的學生,我的老師把我從“不成器”變成了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想我也可以把我的學生拉上正道兒。
從2004年開始,我用自己的方法堅持做著自己能做的實實在在的小事。18年來,我利用節假日義務輔導學生500多名,致力改造“雙困生”。我把自己的家變成了“免費”補習班,把好打架的、有網癮的、沒有家長管的和家長管不了的學生領回家住,先后有60多名學生吃住在我家里。我每天都扎在學生堆兒里,從孩子們的言行舉止能第一時間發現哪個孩子有了變化。
慢慢地,這些孩子變了,成長了。學生張晉說:“自從住進您家后,您不僅幫我快速提高了成績,還幫我建立了積極樂觀的心態,您用行動告訴我什么叫迎難而上?!睂W生邢歡歡現在已是一名小學教師,她說:“是您教會了我,對待學生要像媽媽對待孩子一樣,真心付出,不求回報。沒有您的引領,就不會有現在的我?!?/span>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生在新時代,培根鑄魂在路上;長在新時代,啟智潤心在路上;奉獻新時代,爬坡逐夢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