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 一論教育必須科學發展
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王寶印
摘要:我國教育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觀念陳舊,教育理論落后,教學方法違反規律,教材不符合實際。根源是不重視教育理論研究,教育不能科學發展。教育要走出困境,必須重視教育理論研究,進行教育理論創新,科學發展教育,改革教育體制。不重視教育理論研究就找不到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不進行教育理論創新就不能使教育科學發展,也就無法使教育走出困境。舊的教育體制起著保護舊觀念、舊理論、舊教法和舊教材的作用,起著排擠新觀念、新理論、新教法和新教材的作用,不改革舊的教育體制,教育就不能科學發展。
關鍵詞:困境,教育觀念,理論創新,改革教育體制,科學發展教育
進入新世紀,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為適應時代需要,培養創新人才,我國教育開始實施素質教育。然而,至今素質教育難以貫徹,又出現教育發展不均衡、擇?,F象嚴重、學費高昂、學生負擔沉重、教育質量低、培養不出創新人才,學術腐敗等問題,教育出現危機。所有這些問題都是教育發展不科學,長期積累而成又得不到解決,形成頑癥,積弊難返。面對眾多問題,束手無策,人們對教育開始失去信心。教育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呢?
事物的發展過程都有一對主要矛盾,縱然問題千頭萬緒,只要全力抓住主要矛盾,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教育眾多問題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是改革教育體制,科學發展教育。要看到教育之所以陷入困境,根本原因是教育觀念陳舊,教育理論落后,教學方法違反規律,教材不符合實際。教育體制對其起著保護作用,而對新的教育觀念、教育理論、教學方法和教材起著無情的排擠作用。所以教育要解決諸多問題,教育要科學發展,又必須改革教育體制,否則,教育就無法走出困境。
教育要科學發展,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教育觀念是支配教育行為的主觀意識,不同的教育觀念會產生不同的教育結果。人們的教育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受客觀環境和社會實踐的的制約,人們必須根據客觀形勢的要求,及時轉變自己的觀念,適應現實的需要。解放以來我國的教育雖然進行過幾次改革,卻收效甚微,無法改變教育落后局面。原因是我們固守封建社會的古典人文觀,重知識輕能力,把人培養成馴服工具。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引進帝國主義時代的重新建構觀及其教育理論。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重能力輕知識,把人培養成會做事而沒有頭腦,不會思維的工具。其實重新建構觀及其教育理論是西方早已拋棄的應試教育觀念和理論,我們撿來當寶貝。還美其名曰“教育與國際接軌”,實際上是把我們的軌道接在別人的甩車道上。以前的教育改革無功而返,是固守我們自己的落后的教育觀念和教育理論。今天的素質教育無法貫徹,是因為執行一種引進來的陳舊的教育觀念和教育理論。教育觀念是思想意識,是教育的靈魂,決定著教育理論、教學方法、教材和培養什么人。我們執行一種陳舊的教育觀念,使用這種觀念指導下的落后的教育理論、教學方法和不合實際的教材,教育能科學發展嗎?能培養創新人才嗎?
面對激烈競爭的國際形勢,我們急需要的是創新型人才。教育的根本是培養人,育人為本,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職責。教育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使教育科學發展。因為科學發展觀是當今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也是最先進的教育觀念。它實事求是,尊重規律,尊重人的個性和創造性,主張人全面發展,是貫徹素質教育的指導觀念。素質教育培養人的各項素質全面發展,以德育素質為統帥,創造素質為核心,培養創新人才。這是科學發展教育,是時代的需要。
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應該從基礎教育抓起,從幼兒園、中小學教育抓起。從基礎教育開始就應該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再經過高等教育的繼續培養,就可以成創新型人才。如果基礎教育不抓,到高等教育再抓,良好的學習習慣、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就很難培養起來。育人的基礎是學科教學,教育科學發展首先應該是學科教學的科學發展,各個學科都科學發展了,整個學校教育也就科學發展了。各學科教學要貫徹素質教育,科學發展,就必須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進行教學理論創新, 創立素質教育的教學法,建立素質教育的的教材體系,教育才能科學發展。只有從基礎教育各個學科教學到高等教育各學科教學,從教育觀念、教學理論,到教學法和教材,建立起一套創新教育體系,才能培養起千千萬萬的創新人才,中華民族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創新民族,在激烈的競爭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一種陳舊的教育觀念為什么能長期支配我國的教育,在全國上下都在開展學習科學發展觀的今天,教育為什么不能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后的教育理論為什么能作為教學的指導理論在我國持續將近20年,長期抵制創新的教育理論呢?違反教學規律的教學方法為什么能在全國范圍內通行無阻,成為教學和教材編寫的指導理論,排擠素質教育的教學法和教材呢?因為人們都不重視教育科學,不重視教育理論研究。如果國家像重視自然科學那樣重視教育科學,對教育理論研究有重要成果的也能給于重獎,我國的教育就不會這么落后。
教育是科學技術含量很高的事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重視教育科學,不重視教育理論研究,教育工作者不懂教育科學,不懂基本的教育理論。就不能識別什么是科學的、什么是不科學的教育觀念、教育理論、教學方法和教材。搞教育的說不出什么是教育規律,從事教學的說不出本學科的教學規律是什么,能搞好教育和教學工作嗎?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重視教育科學,不重視教育理論研究,就不可能有先進的教育觀念和理論,就不可能有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材,就建立不起一種培養創新人才的機制。教育就不能科學發展,就培養不起創新人才,只能靠跟在別人后邊走,就不可能有自己先進的教育。教育不能科學發展,教育無法振興,貽誤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和國家的發展,民族如何興旺?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重視教育科學,不重視教育理論研究,就會頑固地長期堅持一種落后的教育觀念和理論,堅持不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材,抵制先進的教育觀念和理論,抵制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材。形成一種維護舊觀念、舊理論、舊教法和舊教材的教育體制。教育上就沒有學術民主,就會扼殺獨立思考精神,在教育教學研究上就會產生迎合和浮艷趨勢,敗壞社會風氣。這是學術腐敗的根源,考試作弊、論文造假,也就不足為怪。
要使教育走出困境,必須改革教育體制。使教育體制成為重視教育科學,重視教育理論研究,鼓勵獨立思考,鼓勵創新,有利于教育科學發展的體制。首先,政府部門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重視教育科學和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教育界應該深入開展教育如何科學發展的大討論,讓大家從教育觀念、教育理論、教學方法、教材和教學行為上檢查、認識有哪些是不符合科學發展的。什么是貫徹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觀念、理論、教學方法、教材和教學行為。要號召大家深入進行教育教學理論研究,進行教育教學理論創新,研究教育和各學科的教學規律。對于教育理論創新有成就的人員要獎勵,要提升;對于那些學術上沒有創新,靠抄襲混日子的研究人員要批評,要降級。要積極推廣和應用新教育理論研究成果,淘汰落后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這樣就會形成一種重視教育理論研究的風氣。要組織教學人員檢查教育教學行為哪些不符合規律,如何做才符合規律。教育行政部門要歸納綜合討論結果和研究成果,用科學發展觀作指導,制定教改方案,制定教育科學發展的規劃綱要,切實貫徹執行。
必須進行教育體制改革。在教育觀念的轉變、教育理論創新和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的同時,首先要健全嚴格的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教法理論和教材審查體制,制定嚴密的審查標準,建立嚴格的審查制度和監管制度,不讓落后的教學法理論和教材通過,建立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制度下的一綱多本多教法的制度。
要給學校更多的自主權,有權自主選擇教學方法和教材。提高學校的責任意識,調動學校辦學的積極性;調動所有教育工作者教學和教學研究的積極性,使他們的研究成果真正成為促進教育科學發展的資源。
這樣就可以實現學術民主,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改除學術腐??;這樣教育就可以科學發展, 教育質量就能得到大面積的提高;學生的智力得到開發,素質和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學生的負擔也會減輕。政府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可以通過宏觀調控,對相對薄弱的學校進行資金和技術扶持,使教育趨于均衡發展。擇校問題和學費高的問題也就可以得到逐步化解。
(編輯: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