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http://www.jyb.cn/cm/jycm/beijing/zgjyb/5b/t20081205_209614.htm
教研落點該在何處
■安徽舒城師范學校 鐘能文
一談到教研,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很虛的話題。也難怪,一些學校在年終總結時,總要對一年的教研進行一下盤點,但是盤點來盤點去,總覺得缺少一些實在的內容。在一些中學,校長干脆將教研成果納入到中高考成績之中。同樣,一些小學也將學生在學區或縣里統考成績的名次情況作為教研成果來說,學生考試成績仿佛成了學校教研的唯一標尺,這還是應試教育的思想在起作用。學生考試成績固然不容忽視,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所學校的教學質量,但是把考試成績作為教研的唯一標尺,就會導致教研偏離軌道,同時這也是沒有擺正教研落點的表現。
教研,顧名思義,是對學校教育教學基本形態的研究。研究的基本取向在于對學?,F行教育“體制”的改進和完善,研究的核心價值在于提升學校教育教學的品質。這種以校為本的研究形態應該成為一所學校教研的基點所在。就學校機制來說,主要體現在學校教育思想和教學行為兩個方面。這里所指的教育思想并不是廣義上的對教育基本規律的探討,而是就學校自身存在的一些最為根本或突出的教育觀念及行為進行研究。比如在一些中學,為了提高升學率,往往采取題海戰術、依靠增加學生課業負擔來達到目的,這種方式看似有效,實際上是以犧牲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為代價的。不少中學音、體、美幾乎成了課程表上的擺設,雙休日、節假日補課現象更是十分普遍。
那么作為學校教研,就應該把這種現象納入到研究的視野。也就是說,如何讓學生學得輕松又能獲得良好的效益,理應成為學校校本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這樣,必然會在學校形成一種教研導向,即重視對教學效率問題的研究,這種導向的意義在于,不僅促進了教師對自身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的全面反思和深入思考,也有可能使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這種立足于以學生身心素質全面發展為追求的教研形態并不是徹底否定應試,而是強調對單純以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為代價的教育行為的矯正,教研的基本落點符合以人為本的教育發展的根本理念。
當教研走出簡單的只見分數不見學生的狹隘視野之后,教研才能真正回歸本位。對一些教研主管和評價部門來說,僅以學生考試成績來衡量一所學?;蚪處熃萄兴降默F象,也自然需要加以改進。因為一張試卷并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真正素質,而僅以考試成績來評價學校和教師研究水平的現象,必然使一些教師急功近利,人為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小學一年級都有幾套習題集的怪現狀。前面說過,教研的核心價值在于提升教育教學的品質,因此,對學校教學研究的評價,就應該將落點放在促進教師教育思想和教學行為的轉變上。比如一些小學教師,對那些學習或行為上有問題的學生往往習慣于采取簡單粗暴的體罰方式,而懶得深入探究學生產生問題的個性、習慣和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因此,評價一所學校和一個教師的教研狀況,就要全方位地考察教師教育觀念和行為的轉變。當教師開始注意反思其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時,也就意味著教師真正開始由教書匠向研究型教師轉化。這種轉化正是新課程理念能否落到實處的一個關鍵所在。
《中國教育報》2008年12月5日第5版